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了200年直至枯死?_历史_笔者_清军入关
发布日期:2025-07-06 22:48    点击次数:199

崇祯皇帝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亡朝皇帝,向来是被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他的死因实在是历史上的独一份,如此的惊天地、泣鬼神。究竟是怎样神奇的死法呢?在李自成的大军攻入北京城之后,崇祯皇帝为了不落入敌人之手,也为了不受屈辱,满含无奈地让自己的妃子和儿女自尽,自己则在唯一信任的老臣子的陪伴下走向了煤山,吊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结局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而作为见证崇祯皇帝的那棵歪脖子槐树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清军入关之后,便对这棵歪脖子槐树下了狠手,将它用重重的铁链束缚住。但是这样还不够来平息怒火,于是就在命名中下了功夫,取名它为“罪树”。从清军的一系列对槐树的制裁中可以发现,在清军的眼中,这棵槐树成了杀死崇祯皇帝、导致明朝灭亡的始作俑者,这么罪恶的树,决不能轻易姑息。

“君王有罪无人间,古槐无过受锁枷。”这句话非常可以表达笔者对槐树受虐一事的看法。短短一句话,就淋漓尽致地讲述了这棵槐树悲惨的经历。试想,相貌平平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缺陷的槐树平淡无奇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1644年3月19日的拂晓时分,一条白绫突如其来盖住了它的树干,接下来,一切就都改变了。崇祯皇帝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缢于此。

展开剩余73%

从此,这棵槐树就变成了千夫所指的罪恶存在。我想从平平无奇到“举世瞩目”,这样的名气骤增,实在是让槐树无福消受,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

从槐树“波澜壮阔”一生出发,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朝代的缩影,这不免引发了笔者深深的好奇。那就是关于崇祯皇帝的其人其事,从名人名事出发,也就更能了解这棵槐树为何会被如此对待,也更能体会到当年崇祯皇帝自缢而亡的心境。接下来就请跟随笔者一起走进亡国皇帝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亡国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翻看历史上的亡国皇帝的故事,不难发现,大部分不是昏君就是傀儡,但是独独就这一位既不是昏君也不是傀儡,而且在治国和军事上都有颇所作为。那又是为什么会走向最终的结果呢?总结而言其实用一个成语就足以形容,那就是“积重难返”。

明朝的前期历代皇帝留下来的窟窿实在是太大,仅凭崇祯皇帝一人之力实在是难以力挽狂澜,并且,崇祯皇帝面临的局势是“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不利的状况下,崇祯皇帝也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在现实和理想双重的无奈下最终走向来了亡国的道路。

这里向各位介绍一下崇祯皇帝的祖父——万历皇帝,这位皇帝在历史上以非常“懒政”而闻名。根据历史记载,从万历十七年开始,大臣们就很少能够见到万历皇帝。到统治后期,中央的几乎所有部门都欠缺人才,但是皇帝都不闻不问,臣子和皇帝的交流只能通过传递奏折的方式。意见不能及时地传达,交流不畅通,如此,统治怎能不低效。

而且万历皇帝还是个非常贪婪的人,剥削民脂民膏那可是一把好手,努尔哈赤在北方崛起,万历皇帝丝毫没有意识到时局的变动,甚至于后来努尔哈赤击溃了明军的主力军队,万历皇帝还是没有来过问。

可想而知在前朝如此的作为之下,崇祯皇帝接受的是怎样一个风雨飘摇的皇帝,在如此局面下,崇祯皇帝苦苦撑了十七年,实在是让人心痛。

话题转回来,崇祯皇帝面对李自成逼近皇城的无法抵抗的情况,那所做的事情也是非常的狠。他逼迫自己的枕边热周皇后和袁贵妃自杀,又要求嫂子张皇后自杀。这样他还觉得不够,亲手杀死了自己年仅的小女儿,砍伤了15岁的长平公主。

在身边亲近的人一一死亡的情况下,崇祯皇帝身边只剩下一些服侍的太监。于是他就命令太监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偷偷带走,自己则带着亲信太监王承德,一同登上煤山。在煤山上的时候,崇祯皇帝百感交集,留下一封遗书然后自尽,王承德看到皇帝自尽,太监王承德看到自己的主人自尽,悲痛不已,也随后在一棵松树上自尽。

清军成功击败明朝军队之后,深感笼络人心的重要性,于是就厚葬了崇祯皇帝,又进行了吊死崇祯皇帝的那棵歪脖子槐树残酷的对待。这棵“罪槐”戴了两百多年铁链,直到八国联军侵华后,西方侵略者将铁链拿走,才重获新生。

但是它的命运实在是多舛,1966年,遭到了人为的破坏,终于历尽人世间的沧桑,在1971年的时候变成了一棵枯树,随后被砍掉。现今看到的那棵并不是经历过风雨飘摇的最初的那棵,而是后来栽种。

人世间事情纷繁复杂,有些历史的结局实在是让人不免心痛。

发布于:北京市